在建设工程纠纷解决领域,争议评审制度创新正在推动行业纠纷解决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为万亿级建工市场注入法治化新动能。
3月29日,第五期大湾区“量”剑沙龙在广州隆重举行。我协会秘书长于振平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次盛会,与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法规处处长卿文峰、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法律顾问朱树英等业内权威专家,围绕“‘争议评审’与建设工程纠纷解决前沿探索”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会议由卿文峰处长作开场致辞并宣贯建设工程争议“五位一体”解纷机制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随后,朱树英院长为沙龙带来《建设工程纠纷的破局“新思路”:争议评审》主题讲课。
在深入探讨建设工程争议解决机制创新的背景下,我协会于振平秘书长从地方实践角度出发,在会上重点分享了山东省在住建领域纠纷化解方面构建的多元机制,形成和解、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有机衔接的纠纷解决体系。具体实施中,行业协会发挥关键作用。我协会主导建立调解委员会,并与济南仲裁委员会合作成立仲裁中心,合署办公强化协同;创新推行“评调裁一体化”模式,涵盖调解前置、多元案件导入、规范调解流程、争议评审机制及调解效力保障,实现案件繁简分流与制度支撑。该机制成效显著,协会通过争议评审解决大量工程纠纷,涉案金额巨大,特邀调解员参与诉源治理,技术评审优势凸显,形成“1+1>2”的解纷效应。以省协会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充分展示专业问题高效解决路径,如工程结算争议通过评审快速定分止争,为行业提供可推广经验。
陈金海副董事长向于振平秘书长颁发荣誉纪念证书
会议期间,刘桂明主任围绕“当律师偶遇工程师”主题,深入解析了律师与工程师两大职业群体的职责差异及社会价值。何丹怡老师以《造价师不同于律师的解纷之“钥”》为题,探讨造价师在工程纠纷解决中的角色与作用,与律师的解纷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钟泉董事长以《建设工程争议解决的技术关键》为题,凸显“争议评审”对于化解当下行业矛盾的时代重要性,以及司法鉴定的概念和其在建设工程争议解决中的作用。
通过与会专家的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不仅展现了争议评审制度的实践价值,更为行业纠纷解决提供了多元化、专业化的创新思路。我协会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评调裁一体化”机制创新,加强与各方的交流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建设工程纠纷预防和解决体系。我们相信,通过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必将为建设工程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法治动能,开创纠纷解决机制创新的新局面。未来,我协会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